学工活动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探索:“505读书会”,让学习成为一场美妙的旅行!

时间:2024-10-11 14:29 浏览:


9月底的重庆还未完全退热,前往鱼城书院的林荫路上依稀还能听见蝉鸣,阳光透过树叶罅隙形成斑斑点点,“505阅读小组”的成员们带着一丝雀跃共同相聚在鱼城书院思辨空间。

37EBF

这是“505阅读小组”第一次线下读书分享会——从春意盎然的五月开始,由艺术传媒学院教师杨俊芳组建的阅读小组就已经携手踏上了一段奇妙的阅读之旅——也是在历经了4个月的线上读书会后,阅读小组的成员们——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李可、唐佳乐、汪夕粲和焦芳琪以一种新的方式相约畅谈。“505”读书分享会这个名字,如同她们之间的默契密码,寓意着连同指导老师在内的五个人将从零开始,阅读那些“五花八门”的书籍,一起探索社会科学知识的广阔天地。

在这个稍显湿热的下午,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从《失落年代》中林衍对过往的深刻反思,到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中的自我探索,再到《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对新闻素养的坚实构建......过去四个月读过的每一本书像是打开了一扇扇窗,让师生们的心灵再次得以远行,又在分享中找到了共鸣的港湾。她们不仅仅是在重述书中的细节、例子,更是在分享彼此在阅读中得到的成长与感悟。

30B13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读书会。在每周的例行任务中,沉浸式观影、精读各领域论文都让这份“共读”计划变得更加丰富多彩——“505阅读小组”开启的“共读”计划试图在学生们的心田播撒下思考的种子,期待着它们在未来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31AA1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这其实源于一种关怀与期待: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网络与新媒体的教师们或多或少承载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既要培养学生开口能讲、提笔能写,又要遇事能谋、办事能成;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新闻素养,必须打破常规,勇于尝试。于是,这份“共读”计划试图在培养学生方面,为她们搭建一座桥梁,让她们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同时也学会如何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下,保持那份难能可贵的专注与深思。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每周阅读形成“共读”氛围,再在每一周的线下交流会中进行更深地讨论,这在听懂学生想要什么,吸收学生的优点,懂得怎么更好给予学生想要的知识上,百利无一害。

第一次的线下读书分享会,更像是一个温馨大家庭的一次聚会。在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平等的交流与碰撞;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共读”“共赏”“共研”这件事让“505阅读小组”相信,在知识的道路上,有老师的引领,有同伴的陪伴,每一步都将走得更加坚实与温暖。学习、阅读和思考,也将是一段美妙的旅行。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杨俊芳/ 陈星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