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学校的黄桷树广场上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3班团支部精心策划组织,以“蓝白雅韵,漆彩流光”为主题,旨在通过漆扇和扎染的制作体验,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传承。
下午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黄桷树广场的青石板路上,为这场即将开始的文化盛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期待。随着参与者的陆续到来,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3班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他们将引导参与者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艺术品。

漆扇制作显匠心,非遗文化绽光彩
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首先进行的是漆扇制作体验环节。活动现场,一张张大方桌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各式各样的漆扇、五彩斑斓的漆料。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调配着漆料,在水面上轻轻地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完成图案绘制后,同学们将漆扇放入桶中。随着染料的充分附着,空白的扇面上慢慢充满各种颜色逐渐变得生动而鲜明。他们小心翼翼地取出染好的漆扇,晾干后,一把把精美的漆扇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创意和才华。整个漆扇制作体验环节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未减,他们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每一滴染料都凝聚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小小的漆扇淋漓尽致的呈现出大家对非遗的热爱。





蓝白图案现扎染,现代设计融传统
同时另一边扎染制作。同学们们先将选好的布料进行折叠、扭曲,按照自己心仪的形状进行造型。有的同学将布料折叠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有的则尝试将其扭曲成自然的曲线,每一种形状都蕴含着同学们对美的追求和创意的发挥。完成形状塑造后,同学们用绳子紧紧地将布料扎住,以确保染料在渗透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图案。接下来,同学们将扎好的布料放入染缸中进行染色。随着染料的渗透与扩散,布料上逐渐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独特的图案纹理。大家纷纷惊叹于这一神奇的变化,仿佛每一块布料都拥有了生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更令人惊喜的是,同学们还将扎染好的布料制作成可爱的娃娃,这些娃娃也成为活动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也希望将他亲手扎染的布料做成的娃娃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共同分享这份喜悦与美好。





红糖丸子甜蜜赠,团结温暖心间凝
活动的高潮部分,莫过于红糖小丸子的分享。当一锅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红糖小丸子端上来时,整个广场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在这寒冷的12月,品尝着这份甜蜜与温暖,分享着自己的小故事。而小丸子也寓意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融洽,像丸子一样紧紧团聚在一起,生活也如红糖的味道一般甜蜜,彼此间的距离也悄然拉近,后来我们团支部进行了大合照。也希望21132403团支部能够圆圆满满、紧密连接。随着夜晚的来临,这场充满文化韵味的活动缓缓落下帷幕。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却如同黄桷树广场上的阳光一般,温暖而持久。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3班团支部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集体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三班团支部供稿)
(苏锦智/撰 陈虹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