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毕业生们,时光如诗,岁月成歌。你们在校园的画卷上绘就了青春的绚烂色彩,如今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但是与此同时,也要谨防就业诈骗。近期,我校电诈案件呈上升趋势,毕业季的就业诈骗问题尤为突出,已有3起毕业生遭遇诈骗,最高涉案金额达7万余元,这一串数字犹如警钟,在我们耳边长鸣,提醒着就业诈骗已悄然逼近毕业生群体,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严阵以待。

刷单“诱饵”,轻松赚钱是陷阱
刷单返利类诈骗在就业场景中也有所“变种”。不法分子以“兼职刷单,轻松赚取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毕业生参与。起初,会给予小额返利,让毕业生尝到甜头,随后诱导其加大投入,最终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甚至要求继续刷单才能提现,导致毕业生血本无归。毕业生们要牢记,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存在所谓“轻松赚钱”的好事,切勿因小利而失大财,莫让刷单“诱饵”钓走你的钱财。

虚假招聘,优厚待遇藏阴谋
虚假网络招聘诈骗是毕业季的高发类型。首先,诈骗分子在招聘网站、社交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优厚的薪资待遇、轻松的工作环境吸引毕业生。待毕业生投递简历后,便以各种名义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保证金等。一旦毕业生缴费,骗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工作更是无从谈起,毕业生求职路上布满荆棘的陷阱中留下惨痛教训。

票务“迷雾”,改退签里藏玄机
机票、火车票改退签等诈骗毕业生们也要小心。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因面试安排需要出行,诈骗分子以航班、车次取消为由,引导毕业生点击虚假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进而骗取钱财。这种看似贴心的“改退签服务”,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

防诈有方,多措并举保安全
为避免陷入就业诈骗陷阱,给毕业生们提以下几点建议:
提高警惕:对“高薪低门槛”“轻松赚钱”等招聘信息保持怀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核实信息: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招聘单位信息,不轻信网络和陌生人的信息。
保护隐私:不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号、密码等。
及时求助: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警方沟通,不盲目做决定。
毕业季是梦想起航的时刻,但就业诈骗的阴影却让梦想蒙尘。毕业生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轻信“高薪诱惑”、“轻松赚钱”的承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等敏感内容。
学校也将持续加强反诈宣传,为毕业生筑牢安全防线。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毕业生的“钱袋子”,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追逐梦想,开启人生新篇章。
(艺术传媒学院生活权益部供稿)
(黄俊焯/撰 艺术传媒学院生活权益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