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艺术传媒学院举办寝室长心理培训——助力学生成长与人格认知

时间:2025-06-04 17:22 浏览:

为加强寝室长队伍的心理帮扶能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艺术传媒学院于2025年5月26日开展寝室长心理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心理问题学生识别技术”与“九型人格初探”为核心内容,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方式,帮助寝室长掌握心理问题识别技巧,深化对自身人格特质的认知,为营造和谐寝室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聚焦心理问题识别 筑牢安全防线

本次培训邀请到心理咨询师胡磊老师系统讲解了“心理问题学生识别技术”,强调寝室长作为学生群体的“第一观察员”,需通过科学方法及时发现问题。他详细阐述了七种识别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测量工具应用、班级心理委员协作、心理咨询中心联动等,指出需综合运用多维度线索进行有效判断,若识别到心理异常表现则需及时反馈,协同构建学院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针对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特点,胡磊老师特别提醒:“艺术创作常伴随情绪波动,但若长期出现学习困难、社交回避或情绪极端化等异常表现,需高度关注并及时介入。”

探索九型人格 促进自我认知

在培训正式开始前,黄小梅老师组织全体寝室长参与“完满人格测评”,通过科学评估工具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身人格结构,为后续培训中的自我认知奠定基础。本次培训从人格结构视角解析人类行为模式的多样性。通过介绍九种人格类型的核心特征,包括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等,并结合艺术生的成长需求,深入剖析了部分人格特质。例如,4号“自我型”(悲情浪漫型)常具备敏锐的审美洞察力与独特创造力,代表人物如梵高、三毛,这类学生在艺术表达中追求极致,但也需警惕过度情绪化带来的心理负担;7号“活跃型”乐观开朗,善于活跃气氛,适合创意类职业,但需培养专注力与责任感。

黄小梅老师指出:“认识人格差异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自身人格优势与局限,更能促进寝室成员间的包容与合作。艺术创作需要多元视角,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灵感迸发的土壤。”她鼓励寝室长运用九型人格知识,引导室友正视差异、发挥特长,共同打造互助共进的寝室文化。

夯实责任 护航成长

本次培训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化了寝室长的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有同学表示:“以前只觉得心理问题离我们很远,现在明白了如何科学观察和沟通。九型人格的讲解也让我更懂得尊重不同性格的同学,这对处理寝室关系很有帮助。”

学院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艺术生群体特质,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心理活动,助力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与专业发展中实现平衡,为培育身心健康的艺术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艺术传媒学院朋辈心理站供稿)

(李改新/撰 秦欣玥/摄)